砂仁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可达3米,茎散生;根茎匍匐地面,中部叶片长披针形,上部叶片线形,顶端尾尖,两面光滑无毛,叶舌半圆形,穗状花序椭圆形,总花梗被褐色短绒毛;鳞片膜质,椭圆形,苞片披针形,膜质;小苞片管状,花萼顶端具三浅齿,白色,裂片倒卵状长圆形,唇瓣圆匙形,白色,子房被白色柔毛。蒴果椭圆形,成熟时紫红色,干后褐色,种子多角形,有浓郁的香气,味苦凉。5-6月开花;8-9月结果。
果实供药用,以广东阳春的品质最佳,主治脾胃气滞,宿食不消,腹痛痞胀,噎膈呕吐,寒泻冷痢。砂仁观赏价值较高,初夏可赏花,盛夏可观果。
砂仁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和云南;栽培或野生于山地荫湿之处。
砂仁生于海拔400-800m的河谷地带或阴湿处,生产区年平均气温19-22℃,怕干旱,忌水涝。绥江县南岸镇的地理环境适合砂仁种植,南岸镇具有大面积的河谷地带,具有适合砂仁生长的长流水小溪,溪谷两侧土壤深厚、疏松、保水保肥能力强。砂仁不仅是食品工业中现代流行的“营养食品”、“保健食品”佐料,还是中医常用一味芳香型药材,且春砂仁养胃蜜,具有健胃,养胃的功效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砂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。近几年,砂仁每年正以3%-5%向上递增,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砂仁的年出口量。
绥江县砂仁种植主要分布于南岸镇,以互助村、胜利村、团结村、南岸村为主要种植村,年产量可达200万斤,也是当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。